广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多款车型大降价,市占率仅44,合资新
TUhjnbcbe - 2023/7/11 20:55:00

最近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圈的一个热点,就是几款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大降价,从之前宝马i3终端优惠超过10万元,到如今广汽丰田bz4X官降3万,一汽丰田bZ4X、日产艾睿雅均降价6万元,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在降价方面表现出的“决绝”,似乎比特斯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还要强。当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窘迫,没有更低的价格,就没有能看得过眼的销量。

事实上,至少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国产新能源汽车是绝对的主力,这一点应该是共识了。之前几年,很多评论总说,只要合资品牌一发力,国产新能源立马气势不再,但是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率越来越快,产品所体现出的理念、品质越来越超前,反倒让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更加鸡肋。

说别的没用,销量和市场份额就是最好的证明。1月份,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零售市场份额达到70.6%,造车新势力市场份额为13%,特斯拉市场份额为8.1%,而合资品牌的当月市场份额,只有可怜的4.4%,要知道,合资品牌包括了大众、丰田、本田这样的普通品牌,也包括了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奥迪、北京奔驰等豪华品牌。毫无疑问,主流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超过83%的市场份额,已经让“纯正”的中国制造新能源车企,成为了国内市场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合资品牌已经彻底边缘化了。

为什么国产新能源汽车能够成为国内市场的中流砥柱呢?我们认为其实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体“焦虑”造就的。在燃油车时代,主流汽车市场几乎都是合资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虽然也有一定的销量,但是在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几乎都无法染指,这就导致很多自主品牌,本质上就是靠着低价位、高配置的“低利润”模式进行整车制造和供应链管理。

而且市场和消费者依然认可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产品,甚至在很多消费者的观念里,买一辆自主品牌燃油车,就是一个过渡性选择,等到预算允许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合资品牌车型。当然消费者有这样的观念,主要还是因为自主品牌在燃油车领域起步太晚,很多核心技术因为专利壁垒、研发能力不足等原因没有办法充分掌握。作为后来者,很多认真造车的自主品牌承受了众多不易,如果不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自主品牌可能一直都是追随者。

不过随着特斯拉将电动车或者说电驱车/智能汽车的概念引入国内,早早就在为新能源汽车时代做准备的中国车企们,可以说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我们认为,在特斯拉之前,人们对于新能源的理解就是环保,但是特斯拉之后,新能源汽车可能同时还代表着智能、性能等等。

所以其实纵观这几年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和迭代,早早起步,并且积极迭代,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今天新能源汽车的现状。而且国内目前有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各种供应链非常成熟,也没有多少技术壁垒,这就让很多在燃油车时代郁郁不得志的自主品牌,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力量,尤其是在智能化层面,更是优势明显。

那么为什么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异常被动,或者说如此鸡肋呢?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因为这些合资品牌的母品牌所在本土的竞争不足,我们都知道,欧洲销售的车辆,大多都是欧洲产的,日本销售的车型,大多都是日本本土品牌,这一点就和国内市场完全不一样,在燃油车时代,国内市场是合资品牌的“主场”!

这些海外品牌在所在地,市场竞争本质上没有那么激烈,而且不管是欧洲还是日本,其实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都没有那么旺盛,或者说很多消费者压根就没有感受过,智能的、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开起来到底是什么样的体验!因为这些车企安于现状,没有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产品,所以需求就没那么旺盛,那么在本土大力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就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而这些海外品牌在国内的合资品牌,主导力量肯定还是海外母公司,既然海外母公司在所在地对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感知不足,那么他们主导的合资品牌,在我们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研发投放层面,自然没有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那么激进。这一点,从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整体较低的配置、明显偏高的价格和积累的智能化表现,就能明显感觉到,在本土缺乏研发和投放的动力,在我们这边又尾大不掉。所以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层面,只能是连很多消费者的备选项都不是,市场份额异常之低。

所以我们认为,如今中国制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强势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国产车企们早早感受到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在智能化、产品力层面的充分“内卷”,以及国内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的完备共同造就的结果。而合资品牌后知后觉,过分自恃品牌溢价,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缺乏敏感,这些都导致了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严重滞后!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款车型大降价,市占率仅44,合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