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汽、长安、东风要合并的消息,最早传言于年,当初初次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比较震撼的。如果,三巨头如期合并,那么必将对中国汽车产业和全球汽车产业都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当初的时候,大部分人对于三者的合并是没感觉太大意外的,因为一汽、东风都是中央直属国有企业,长安汽车则是央企兵装集团的子公司。
客观地来说,三家汽车央企开展合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合并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再则,无论从三家企业口里,抑或国资委的口里,从来没有说过合并二字。
而今,时隔六年,在距离合资股比开放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传闻已久的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合并终于实锤,由此中国最大汽车集团正式诞生!
车企兼并过程困难,但必须迎难而上
首先,为什么这三家最大的国内自主品牌为什么突然宣布要合并,对于汽车市场上属实是个惊天炸弹,因为中国汽车市场整车企业过多。整个行业在最近些年来,顽疾相继爆发。
现在还在的造车企业,本来还有14家,只是去了倒下的华晨和铁牛之外,目前仅剩12家。或许大家对铁牛比较陌生,事实上像铁牛好像大多数人都没曾听说过,但要说豪华品牌终结者“众泰”,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铁牛,就是众泰的母公司。
车企之间的兼并,绝非是大家想象那么简单的。为了促使部分车企合并,早在年国务院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素质;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但是时至今日来看,在一些微小车企身上都很难实现。比如广汽兼并吉奥,广汽重组长丰、长安重组哈飞和昌河,北汽收购昌河等几乎无一成功,由此可见车企兼并重组之艰难。
而此番敲定了一汽、长安、东风三巨头的合并,又能否按计划推进呢?目前谁都无法妄自臆测。据在线车评了解,在以往兼并失败的的例子中,最为关键性因素都来自于涉及的规模和金额问题。而这些问题放在三巨头的身上,无疑是放大镜下看蚂蚁,更为显眼。
合并的趋势,合资股比开放
关于合并的传闻,这次不是第一次,之前已经传闻很多次,只不过本次的传闻会变为现实。早在在年底的时候,一汽、东风、长安三家汽车央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首先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领域,三家车企将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创新中心的组建,长安汽车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共同创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除此之外,T3出行之后,由三大央企共同出资亿元的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南京江宁。
这一切,都源于国家层面的提前布局,无论是在三家高层调动方面还是三方在项目上的合作,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合资股比即将开放的大背景下,依靠合资品牌贡献大部分利润的国有汽车集团,股比开放就意味着当下的局面已经清晰明了,未来势必将会被外资车企“抛弃”。而彼时,这些企业将面临销量、利润下滑的双重窘境。为避免这样的局面发生,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及时有效地完成合并,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在品质和技术上能与跨国品牌抗衡的中国品牌,提升国有品牌竞争实力。
兼并后的归属,1+1+1≥3?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合并新的方案,长春、武汉、重庆,各方都在讨论具体的细节。
做大做强,是央企,更是国资委开展改革的重要目标。当下最重要的是合并重组是成为最快做大央企的好办法。合并之后,有希望提高竞争力,走出国门,与海外巨头进行竞争。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动央企的快速发展。
那么要回归问题的本质了,合并后总部放在哪里?谁主谁辅?研发的资源又将如何分配?这都是合并之前必须敲定,合并之后必须推动的问题。因为三巨头并非像上汽与南汽那样的悬殊,差距不明显,强弱也没什么区别,怎么实现优势互补?
针对这些尖锐的问题,据在线车评了解,合并后,中国品牌乘用车业务的总部放在重庆,武汉和长春成立事业部;商用车的总部放在武汉,长春和重庆成立事业部。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正全力加速的一汽显然想在三家之中,成为当年的上汽,而事实上,它也是最有可能的一家。三大汽车集团合并后,高级管理人员以三大汽车集团现有的22人为主,根据各自的业务能力,进行业务的分工。具体对于未来管理团队的掌舵人,暂时还处于未知。据外界广泛的传言则是一汽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来负责,而刘卫东和竺延风为其保驾护航!
至于研发方面,这不仅是众多消费者,更是三巨头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