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当你在广州街头预约一台如祺出行网约车,出现在你面前的,或将是一台氢燃料电池车。氢燃料车,正从商用车示范到乘用量产车的姿态,加速进入到百姓生活当中。
“年实现碳达峰,年实现近零排放,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提出了汽车行业“双碳三步走”发展战略。值得注意的是,“三步走”发展战略中提到的碳达峰,要比国家拟定计划提前两年。
市场压力倒逼企业进行持续技术革新。氢燃料电池只是“碳达峰”“碳中和”众多技术路线中的一种,EV、HEV、PHEV、FCEV等一连串技术解决方案已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从而打开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局面。
“氢”路线:梦想照进现实
正在崛起的广州黄埔“氢谷”
韩国人吴承灿去年7月来到中国,又迅速被现代汽车韩国总部派驻广州黄埔。在这里,他被任命为“HTWO广州”(现代汽车在中国首家氢能工厂)的总经理,肩负起现代汽车在中国“第二次创业”的重担。吴承灿告诉记者,现代汽车集团正计划将他们新能源优势项目导入中国,从“氢”入手,押注中国氢能的未来。选择落户广州,是因为在节能和新能源产业方面,广州谋划较早、起点较高,成绩不俗。
记者留意到,近两年来,国内外氢能产业的拳头企业陆续进驻广州,为这里蓄势了强大的“绿能”。其中,位于黄埔区的湾区氢能孵化中心已入驻超过15家氢能核心技术企业,涉及核心材料、核心零部件、电堆、系统、检测认证等。而且,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也正大力推进氢能多领域应用示范引领。此前,国内最大的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生产线已在黄埔落地,第一代膜电极产品已经发布。紧接着,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开发区西区建成了加氢站,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已开始示范运行。区内今年规划运营十多座加氢站,华南地区首座70Mpa加氢站也将投入运营。
据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元师介绍,按照规划,到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实现“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亿元氢能产业规模,50万吨碳排放减排量”的目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领域创新产业“硬核”,支撑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
欣欣向荣的黄埔“氢谷”,也让入驻的外企越来越有信心布局未来。现代汽车预计,到年将在此总投资85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6套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将视中国市场和政策需求适时扩大生产供应能力。
“氢能产业发展初期,政策扶持和创新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雄川氢能科技广州黄埔公司的副总经理李荣军如此表示。在政策的支持下,该公司已经在黄埔布局了广州最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平台。现代汽车的吴承灿也同样感受到广州黄埔大力发展氢能给予企业的诚意。“当时现代也考察了许多地方,但广州的政策建议、资源方案是非常坚定的,当然,除了政策,我们也考虑到广州所在的市场消费潜力、核电、海上风电制氢等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
丰田汽车公司技范中井久志同时表示,氢气发动机量产暂时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因为中间还面临着各种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于技术研发,还来自于生产过程当中。“但假如以10年、15年的时间来期待,那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氢能车从“商”到“乘”
在广州黄埔,目前已有共计辆的氢燃料电池泥头车陆续投入商业运营。这些氢燃料电池泥头车一次充氢需8~15分钟,可行驶公里以上,值得留意的是,它们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都在黄埔区完成研发生产。
这些“泥头车”的示范性运营,只是氢燃料车型梦想照进现实的一个样本。此前,市场谈及的氢能车使用,大多围绕着商用环节,随着广州对氢能产业的大力支持,乘用车渠道也有了最新成果。今年10月开始,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LXFuelCell在如祺出行开启示范运营,该车上搭载了同样是广汽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载储氢系统,这是国内首款燃料电池网约车。按照广州市规划,到年,将开发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初步商业化运营,占全市汽车产能30%以上。
记者留意到,广州还将路权、工程项目及末端处置等给予包含氢燃料在内的各项新能源车辆政策扶持。在9月举办的广东-韩国氢能源经济合作研讨会上,黄埔区发改局副局长吴捷峰透露:“黄埔区正在牵头起草《广州市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方案》(-),计划四年示范期内,在全市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辆。”
尽管燃料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庞大复杂,但广州黄埔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与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助力下,至今已经集聚起“小而全”的氢能产业链,涉及核心材料、核心零部件、电堆、系统、检测认证、整车生产、供氢加氢等上、下游及终端环节,为氢燃料电池车从“商”到“乘”的普及,奠定了扎实基础。
当然,氢燃料汽车的普及还有许多门槛要跨越。广汽研究院动力总成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祁宏钟指出,与氢燃料城市公交、物流车和泥头车等商用车不同,氢燃料乘用车开发要求更高,对整个电池汽车产业都是一个挑战。
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韩伟认为,产业链当前不成熟及技术突破的难题,是困扰氢燃料电池车的主要问题。如氢能的成本还比较高,很多小零配件,如瓶阀等,国内还缺乏供应商,仍需要依赖进口,成本报价动辄上万元,严重制约降低车辆成本和推广普及。因此,氢能发展要解决系统化和经济性问题。
纯电路线:才刚开始而已
跨国车企巨头纯电路线加速本土化
10月29日晚,广汽集团的两份公告引起了业界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