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南汽车「分手」之后,三菱汽车在国内仅剩下广汽三菱这一家合资公司,如果不打算放弃中国市场,这意味着其必定要将所有的发展重心全部投放在广汽三菱的身上。
文
买米当卡
「貌合神离」多年之后,三菱与东南汽车还是分道扬镳了。近日有消息称,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即“东南汽车”)发生股权变更,原持股25%的股东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即“三菱汽车”)退出,福州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接替三菱汽车成为新股东。股权变更完成后,福汽集团、华威股份有限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分别保持50%、25%股比不变。事实上,出现这样的局面,对于东南汽车来说,并不算是出人意料的事情。据东南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早在大约六年前,也就是年左右,三菱汽车研发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撤回了日本;大约两年前(年左右),三菱汽车派驻到东南汽车的生产负责人也已经调回日本。这意味着,放弃东南汽车的股权,或许早就已经在三菱汽车的计划之中了。三菱汽车与东南汽车的合作,始于年。彼时,得益于三菱强大的发动机技术支持,东南汽车很快就凭借蓝瑟、翼神、戈蓝等经典的轿车车型,赢得了市场的尊重,销量也实现了连续的上涨。依托三菱的支持,东南汽车又相继推出了菱绅、菱利等多款车型,当然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回报。数据显示,年,东南汽车累计销量为11.6万辆,达到该品牌的历史最高点。此后,东南汽车继续依靠三菱的技术,推出了DX3、DX7等SUV车型,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不过,东南汽车的好日子并不长。年,「车市寒冬」的来袭,加上失去了三菱汽车的技术支持,东南汽车很快就走到了市场的末端,其销量也是节节下滑。数据显示,年,东南汽车的全年销量不足9万辆,同比下滑了42%;年销量更是低至3万辆;年,其仅售出新车1.5万辆。或许是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需求,又或许是不看好东南汽车持续低迷的业绩,三菱汽车终于决定与东南汽车「分手」。不可否认,在如今以年轻消费者为主力的汽车市场消费环境中,东南汽车显然已经是非常陌生的存在。这对于仍然对中国市场有「野心」的三菱汽车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利的。更何况,相比同为日系品牌的本田、丰田等汽车品牌,三菱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确实有些不尽人意。从这一层面上来看,与东南汽车的「分手」,或许对于三菱汽车在中国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熟悉三菱汽车的大概都知道,早年间,其在中国整车市场上并没有什么姓名。之所以能够行走于中国的汽车江湖,主要还是依靠旗下的发动机技术。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国产汽车发展初期,三菱就为诸如比亚迪、长城、华晨、东南汽车、奇瑞、吉利等国产汽车品牌提供了发动机,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品牌核心技术问题。毫不夸张地说,三菱发动机已经成为了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签。年,凭借发动机这一业务,三菱在国内的销量达到了14.5万辆,远胜于同期的丰田和本田。不过,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策略的原因,三菱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年,三菱汽车开始与广汽牵手,并将发展重心放在了当时比较热门的SUV上面。欧蓝德、帕杰罗,以及最近几年里推出的新劲炫、奕歌等等,都是广汽三菱旗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当然也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忠实拥簇。不过,最近几年,广汽三菱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有些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就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太慢、新能源布局不够完善。根据汽车之家上的数据显示,目前广汽三菱在售的车型仅有欧蓝德、劲炫ASX和奕歌三款。其中,欧蓝德和劲炫更是自投产后迟迟没有进行更新换代。而在新能源领域,目前广汽三菱仅推出了祺智EV这一款车型。面对如今时刻剧变的新四化局面,面对来自其他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等的强大压力,广汽三菱再不加紧电动化布局,恐怕就更难追上其他竞争者的脚步了。值得一提的是,与东南汽车「分手」之后,三菱汽车在国内仅剩下广汽三菱这一家合资公司,如果不打算放弃中国市场,这意味着其必定要将所有的发展重心全部投放在广汽三菱的身上。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知道三菱和广汽有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计划,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广汽三菱,或许真的能够为我们带来除了发动机技术以外的更多惊喜。我们就拭目以待吧。精彩回顾carstory